算了毁灭吧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2/2)
【关键点二,就是韩信派出的这两千轻骑兵,配合军队来做埋伏,同时还让大军早早休息,来稳住赵军的哨探,否则一旦他们的动静被赵军那边发现,后面打埋伏战恐怕也就不可能了。】
【而关键点三,则是韩信派出了一万人做先头部队,布置背水阵,即背靠河水摆开阵势。】
【这让赵军以为汉军摆出了只有前进而无退路的绝阵,一个个都成竹在胸,于是天刚亮,赵军出营迎击,大战良久之后,韩信以及张耳弃鼓旗,佯装大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而赵军见状,果然又倾巢而出追逐韩信以及张耳,争夺汉丢下的旗鼓。】
【之后韩信和张耳退守河边阵地,在这里,转折点终于出现了——】
背水一战......
在天幕开始说这里的时候,秦国朝堂之上,蒙恬和蒙毅等将领都在侧耳仔细去听,越听越是眼眸发亮,又是激动又是振奋,甚至忍不住想要叫一声好——这样的谋略和布局,当真是妙哉!
大概因为同样是武将,所以更能知晓其中的厉害之处。
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对于韩信,他们在赞叹的同时,也心情更加复杂。
毕竟天幕可是称其为“兵仙”。
这人一有了对比,就难免会生出些情绪来。
尤其同是武将,身处其中,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就像是被比下去了一样,这感觉......怎么也都说不上太好。
不过......
蒙恬等将领不由得看向嬴政——
他们怎么想无所谓。
重要的是,他们的陛下怕是很满意吧?
而且再听天幕继续往下说的话,更足以证明这位“兵仙”当真名副其实。
【背水一战,赵军那边空营而出,而韩信这边的汉军,也终是退无可退,只能奋力一战了!】
【再有就是,别忘了那两千多轻骑兵。
——在赵军倾巢而出后,这两千轻骑兵立即就冲入了赵军的营垒,并且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两千面汉军的红旗,而另一边,背水而战的汉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几乎每个人都在拼死作战,于是赵军久战不胜,只能退回营垒,结果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不由得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军心浮动,开始四散奔走逃告。】
【这杀招简直绝了,军心怎么可能不乱,而与此同时,韩信也带着汉军主力杀了过来,形成两面夹击之势,终于大破赵军!】
【赵军开始溃散,陈馀向南面逃跑,但还是在泜水被斩杀,而赵歇也被活捉。】
【韩信大获全胜,诸将前来祝贺,有人不禁问道,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韩信却背水为阵,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他们不服,然而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
【韩信是这么回答的——他说这其实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他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得每个人都为了保全自己而战,那么一旦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又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所谓的背水一战,就是如此,前面无路,又退无可退,想要拼命活下去,只有激发自己战斗力了,毕竟爱拼才会赢嘛。】
【而到这里,韩信当这个大将军,也才一年多。】
尽管天幕早有铺垫,但听到这里,很多人还是不由得吸了口气。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啊,气死。
怎么有人能厉害到这种地步!
偏偏这样的人还不能为他们所用......
天幕说得简单,可仔细琢磨其中的布局和凶险,越品越有啊。
错一步,局势就可能扭转。
再者说,这样的战略和埋伏等等,对比那项羽的横冲直撞,更多靠自身武力赢来的局面,其实更叫人心思复杂。
毕竟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体格素质,但脑子他们都有啊。
怎么人家的脑子那么好用呢......
所以真是......气死人!
不过这是对于有着某些心思的人而言,对于此时此刻身居高位,手握权柄的嬴政而言,这些都不是事儿。
他有种预感,这楚汉之争,是不是快结束了?
楚汉之争结束,天幕这一期是否也要结束了?
既然如此,这意味着天幕口中出场的人也差不多了。
于是嬴政已然决定下发命令,叫人去把天幕口中出现的这些人给“请”到咸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