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可贺 宋徽宗赵佶:誓死不做亡国君……(2/2)
等等,这举动不就是背弃了宋辽之间的盟约?
不过“背叛”的是外族......嘶,倒是叫他们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转念又一想,这宋朝不是和金国合作了吗?盟约都签订了,怎么最后还被金国给打了?什么情况?
【计划是好的,理想是丰满的,但是等真和辽国动手的这天,金国是哐哐一顿乱揍,可宋朝这边......被辽国给干翻了,而且还是在金国揍辽国揍得差不多的情况下,辽国跑来找宋朝求情,结果被惨拒,然后辽国就“哭着”把大宋给放倒了。】
“”
如果此时天幕能刷弹幕,那必然是满屏的无言......
这宋朝,还能不能行了?
【所以当时的辽国就是,一边被金国打得无力招架,一边又将宋朝打得无力招架,大获全胜。】
【不过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会儿大宋正在打方腊,先前也说了,打方腊的时候出动了主力军,所以在辽国这里就不行了。】
赵匡胤:“”
天幕你能不能不要大喘气?怎么还来这么折腾人的?!
赵匡胤差点儿一口气没喘上来!
不过可能是落差太大,所以这会儿听到宋朝打不过被金国打的辽国,是因为主力部队在打方腊起义军,竟是觉得还能接受?
接受个屁啊!
一个被金国打的辽国,宋朝都对付不了,就算分//身乏术,可辽国那边不也是被金国打着吗?
赵匡胤别说接受不了,都快气死了!
结个盟一起夹击辽国,结果都出不了多少力,这就算最后把辽国击败,可宋朝真能得着好?
而事实也证明,并不能——
【从公元1114年开始,金朝对辽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辽军节节败退,到公元1125年,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在应州被金军俘虏,标志着辽国的正式灭亡,所以这最终的结局很尴尬,因为海上之盟签订了,可最终算是金国把整个辽国给灭了。】
【宋徽宗赵佶,蔡京,以及童贯等统治集团想乘辽国衰亡之际,采取联金灭辽的战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以建立“万世功业”,可谁承想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但还是腆着脸想要回燕云十六州......】
啪!
赵匡胤捂住额头,真是没耳听。
赵光义也是一脸一言难尽。
这能要回来?
【盟约之中是这么约定的,但是吧,这场对辽的夹击战争中,让金国看到了宋朝真正的“实力”。】
【——宋军腐败,缺乏战斗力,数十万大军两次攻打辽南京,也称燕京,结果均被辽守军打败,辽南京还是由金军攻占,于是宋朝要每年加付一百万贯钱为代税钱,随同每年的“岁币”交付给金朝。】
【除此之外,公元1123年四月,金国的确是表明要将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西部六州归宋,但当时燕京居民大部分已被金国俘虏往东北作奴隶,宋所得的只是“城市邱墟、狐貍xue处”残破不堪的一座空城罢了。】
【另外云州,即辽国西京地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虽然也表示要在宋出犒军费给金的条件下归属宋朝,并且五月的时候,金已许将朔、武、蔚三州先归宋,但可惜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就因同年六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病死而中止。】
【金国的统治者换了人,加上意识到宋朝军力薄弱,军队战斗力不行,就难免萌生出了更多的野心来。】
【于是金国就随便找了个借口——公元1123年,还是这一年,原辽将张觉被金军打败张觉,张觉逃亡燕山府藏匿,结果降宋后遭金国索要,后来北宋虽然杀张觉送回首级,但北宋藏匿金朝叛将一事还是成为金朝南侵的借口。】
【所以在公元1125年,金国以宋朝收留辽国降将张觉为由,发动侵宋的战争。】
【不过对此,宋徽宗赵佶早在二十六年前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嗯?
???
什么情况?
此时此刻,听天幕说到这里的人不由得疑惑了——二十六年前就想好了应对之策,难道是这赵佶还有意外之喜?!难道这宋徽宗赵佶其实并不像天幕说的那样?还是关键时刻足够撑得起宋朝来?!
赵光义的心也不由得提了起来,尽管最终结果已经知道了,但只要他后代还有骨气在,哪怕做个亡国君,可也能虽败犹荣!
所以这究竟是个什么应对之策?竟然能提前了二十六年之久?!
难道他这位后代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这么想,赵光义更有些激动了,连忙更仔细听下去——
【公元1125年十月,金国在消灭了辽国之后,分兵两路南下进攻宋朝,直逼宋朝国都开封。】
【面对如此危机的情况,赵佶拉住了蔡京长子、领枢密院事蔡攸的手说:“真想不到金军敢这样长驱直入!”说着便气塞昏迷,跌倒在床下,之后群臣赶快灌药急救,宋徽宗赵佶终于苏醒过来,伸手索要纸笔。】
历朝历代下的众人:难道要写锦囊妙计?
这是梦中得到什么指点了吗?
【等到内侍呈上纸笔后,赵佶便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啊?
赵光义张了张嘴:啊?!
【于是,二十六岁的太子赵桓受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赵佶表示:这还不简单,让了位,他就不是亡国君了!】
【真是可喜可贺,还好二十六年前把赵桓给生下来了。】
历朝历代下众人:“”
刘彻:......噗。
不好意思,他真没忍住。
怎么还能有这种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