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明志 她身为一个真正见识过未来的人,……(1/2)
第94章明志她身为一个真正见识过未来的人,……
“看来终究是儿子棋差一招。”
托合齐等人看到横在太子脖子上的剑后环顾四周,只见阿灵阿已经带着皇宫内的侍卫和护军营的人把他们团团围住,心里明白大势已去,哀叹着跪到了地上。
康熙拖着疲惫的身子一步步从高台下来,站定到太子面前时高举起一只手,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啪——”
太子脸上顿时浮现通红的掌印。
康熙几乎是痛心疾首:“先前阿灵阿来上报说你妄图谋逆时,朕还说朕的保成绝做不出此等逆举!如今证据确凿,却由不得朕不信!”
“砰”的一声太子手中的剑就掉落在了地上,他一开始只是轻笑到了后面笑得越来越放肆,状若疯癫指着康熙吼道:“孤为什么谋逆,这其中缘由莫非汗阿玛您一点都不知道吗?!”
“古今往来天下何曾有过四十年的太子!”他双目赤红,虞燕被胤禛拦在身后都依稀能看见太子眼眶中打转的泪珠,“这一切难道不是您逼我的吗!”
“您从前说孤的这几个兄弟以后都能像二伯和您这样辅佐孤,孤自认待他们都不薄!”太子的目光缓缓转移到一旁脸色发白的胤祉和拧着眉头的胤禛身上,随后又看向一副担忧神色的胤禩。
他冷笑连连:“可是结果呢,老三老四与孤原本交好,却在您的旨意下只能与孤越行越远来躲避猜忌。老十三年幼无知,母妃早逝本就对孤没什么助力,不过是满腔热血却被您圈禁养蜂夹道数年!”
“汗阿玛!您这是想要孤做一个孤君啊!”
跟着他的所有人都没有好下场,这样一来,他这个储君身后的势力简直稀薄如纸,就算以后真的登基,朝堂之上又有几个大臣能听从他的旨意?
和傀儡天子又有什么分别?!
康熙还没开口,一旁的胤禩倒是蹙起眉头作出一副痛心的模样:“二哥如何能这么想汗阿玛!”
“汗阿玛对你如何咱们兄弟几个那可是从小就看在眼里的,况且父子之间哪里来的隔夜仇?有什么话说开了不好吗?”胤禩轻言细语道,“你又何必要逼宫谋反呢……”
她这位八叔可真是爱好火上浇油。
虞燕看着横在太子脖颈间的剑连忙说道:“弘昐!快把你那剑收一收!”
太子手里的剑都丢了,哪里还有他这个做侄子的把利剑横在太子这个伯伯脖间的道理。
刚刚太子持着滴血的剑走进来的时候把他们都吓了一跳,有几个胆子小一点的女眷早早就昏过去了。太子站的地方又离虞燕她们很近,刀剑无眼,弘昐那傻小子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直接把侍卫腰间的剑给拔了横在太子爷脖上。
把她和胤禛都吓了一跳。
那种情况下其实不管是侍卫也好,还是年纪相当的几个阿哥都不好做出这样的事来制止太子,反倒是弘昐因为年纪小的缘故,还能以年幼为由站出来。
倒也不能说他做得不好。
只是现在太子已经把剑放下了,弘昐这个当侄子的自然也就不好继续再拿剑横着。
弘昐犹豫着把长剑缓缓收回。
“结党营私、私吞盐税,之前是置百姓于不顾,如今又策反群臣妄图谋上……”康熙的目光中透露出浓浓的失望,“你如今说的这些话是在责怪朕么?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做的这一件件一桩桩哪里是个储君的样子?”
殿上太子已经逐渐安静下来,哪怕跪在地上他的脊背也依旧挺直,剑锋映出他苍白漠然的面容。
“成王败寇,儿子认了。”
他的声音沙哑低沉,伏在地上重重叩首,额上渗出淡淡的血丝:“千罪万罪儿子一人承担,还望阿玛莫要牵连东宫诸人。”
话音刚落,几乎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太子就已经拿起手边的剑横于自己脖间。
下一刻,是喷涌而出的鲜血四散飞溅,一股浓烈的腥甜味扑面而来,宫中女眷哪里见过这样的画面,好几位福晋侧福晋都忍不住弯腰狂吐。
虞燕倒是没有看见太子自刎那一刻的画面,胤禛及时用手遮在了她的眼前。
面前一片漆黑的时候听觉就会格外的灵敏,屋内随着太子自尽吵闹得乱成一锅粥,最重要的是康熙似乎接受不了眼前这一幕的发生,他几乎算得上失神一样看着眼前这副令人痛心疾首的画面。
如何不惨烈呢?
呕心沥血培育了几十年的儿子以这种方式在一位已经年迈的父亲面前以如此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太子对于康熙无声的反抗。
败了就是败了。
但至少他再也不用战战兢兢地担心下一刻会不会又惹怒眼前这一位喜怒无常的帝王而遭到贬斥,也不用担心朝堂之上那些逐渐长成的弟弟会不会对他冷嘲热讽。
康熙五十一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封锁一日一夜,解禁后康熙帝下旨命隆科多接替托合齐担任步军统领位,兵部尚书齐世武告老还乡,梁九功最后是什么下场就连虞燕都不知道。
而至于这次宫变的中心人物太子胤礽……
康熙没有将他逼宫谋反的事情宣扬出去,就连他们几个切切实实看到了了此次谋反全程的阿哥们和他们的家眷都被再三下令禁言,可以说太子谋反仪式在康熙最大能力范围内被压制到了最小,就连许多宗室子弟心里虽有揣测,但依旧都不知道那日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毕竟太子带兵进宫都是悄无声息的,若不是阿灵阿在被自家儿子提醒过之后做了警戒,说不定太子还真能顺利谋反。
宫外的百姓只知道太子因病去世,而康熙则为此在朝堂上痛哭流涕,追封其为怀愍太子,还命工部在朱华山下修建太子园寝,可以说死后尽享哀荣。
至于弘皙,更是越过他的许多叔叔伯伯,被康熙封为理亲王。
他在江南那边接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木住了,紧赶慢赶回京几乎算得上是日夜无休,等到京里的时候也快到了开春的季节,太子的棺材早就下葬了。
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碧蓝如洗的空中飞着,太子墓前则是一色雪白的冥纸,弘皙跪在墓前,因着几夜没合眼的缘故眼睛已是通红。
“节哀。”
太子去世虽然是国丧,但是京中百姓只要守七日孝。李有容却扎扎实实一直穿着素色的衣裳,有时候难免遇到亲朋好友问两句,她就推脱说自己爱穿浅色的衣裳,那些花儿粉儿的也不爱戴。
今日来园寝她也只穿了件草白暗纹的袄子,发髻上斜斜插着根银色的簪子。
“他们都说我阿玛是患病去世的,可我去江南之前他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就得了急病?”
弘皙垂眸轻声道:“阿容,你在京中,额林珠有什么事儿都会跟你说的……你告诉我,我阿玛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有容抽动了两下嘴角,却迟迟没有开口。
“阿容!”弘皙转过身,泪珠顺着他的脸庞一大滴一大滴地落下,“我求求你!告诉我吧……”
“除夕夜宴,太子谋反,廉亲王和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大人联合镇压……太子自尽于殿前,只求不连累东宫其余人。”
李有容长舒了一口气,最后走到弘皙面前蹲下身:“你知道这些又打算干什么呢?太子爷最后自尽就是为了能保住东宫上下所有人的命,他本就是在拿自己的命去赌万岁爷对他的父子之情。”
“万幸的是他赌赢了,你如今身上担着理亲王的爵位,太子谋反的事情也被截在紫禁城内,东宫依旧干干净净。”
“弘皙,我知道你心里不甘心。”李有容缓了口气,轻轻拉住他的手,“可是成王败寇,你阿玛自己都认了……”
“那是他认了,不是我认了!”
弘皙突然站起身,他抹了一把泪轻声道:“阿容,今日你就当没有见过我,不管我以后说什么做什么都与你无关……你我同岁,今年想必你也该十七了吧?阿容,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他的婚事本该是五十年选秀就定下的,只是康熙那边一直压着,本来太子是打算在此次留牌子的秀女中给他选福晋,如今太子去世,他的婚事又要往后延三年。
李有容想什么他自然知道,可如今他预备去做的事情同样大逆不道,又怎么能让她牵连其中。
“我嫁不嫁人与你何干?”李有容听他这么说一下就火了,“你怎么知道我爹娘没有在给我相看好人家?”
弘皙是第一次见她发这么大的火,一下子竟然有些愣住了。
“理亲王,我如今站在这里是看在从前咱们多年情谊的份上劝你两句,不是让你高高在上地劝我嫁人的!”李有容冷笑连连,“难道我们之间除了男女情谊之外,这么多年的朋友情谊就化作一场空了吗?”
“阿容,我不是这个意思!”
弘皙连忙去拉她的手,却被李有容猛地甩开。
她撇撇嘴:“我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小的时候跟着额林珠一起到上书房念了这么多年书,如今你让我重新回到后宅相夫教子,和杀了我有什么区别?”
“我往后嫁不嫁人也都由我自己说了算。”李有容说起这件事面色柔和了两分,“我如今主要在书肆帮忙收集书商们送来的诗词,空的时候又帮着额林珠处理各地商行的事务,这样的日子我很喜欢,以后的事情就以后再说,我爹娘都不强迫我,我也没必要勉强自己。”
实际上李夫人对她坚持不嫁人这件事情还是颇有微词的,但是李明修却是个足够开明的父亲,或许是因为扎扎实实手把手带着女儿几年的缘故,他是真心实意疼惜这个女儿。
他不逼迫女儿成婚,他更希望李有容能做一些有意义,她自己也喜欢的事情。
“或许有一日我也不会在京城呆着了,到时候就去额林珠的封地看看,看看大洋彼岸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
弘皙沉默了许久。
“弘皙……这件事情我帮不了你什么。我只盼望一点,做什么事情之前你都先想一想,再想一想……”
……
东宫势力随着太子的去世而土崩瓦解,其中有一小部分人暗中却偷偷和弘皙联系。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子去世后康熙的身子骨越来越差,但是他对于弘皙这个孙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以说是极尽疼爱,受宠程度与虞燕几乎快不相上下。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弘皙身为前太子长子身份特殊。
君不见前明朱标太子去世后,朱元璋可是越过移动儿子直接封了孙子朱允炆为太孙,万岁爷万一也仿着前朝的先例前朝的例子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朝堂上随着太子之位空悬可以说是吵得不可开交,雍亲王府内也同样出了一件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