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1/2)
第75章
谁也不知道这场轰轰烈烈的全能教扫除运动催生了一个恐怖的机构,隶属于皇帝直接管控的厂卫,既然官员有七情六欲,那就用阉人来监控百官。
薛青知道消息的时候立刻想起了历史中的东厂西厂,还有锦衣卫,只是当下对于一个需要中央集权,想要掌控天下的皇帝来说,不能容忍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出现危及他统治的事情。
薛青很是担心以后朝堂上人人自危,阉党横行,但这也是薛青确实不太了解历史的缘故,历史不光是一场偶然,更多的是必然。
明朝中后期阉党横行是因为皇帝想要用阉人来权衡权利过大的锦衣卫,所以任由阉党壮大。
但如今,皇帝手中仅有都察院来监察百官行为是不够的。而且皇宫中虽然太监众多,识文断字的却寥寥无几,想也知道,战乱异常,不愿战死沙场的宁可变成阉人也想活下去的多半是家里穷苦的吃不起饭的孩子,吃不起饭又怎么能有时间金钱去学习。
进了宫更多的是学习怎么伺候人,识文断字有文化的官员是不屑于结识宦官的,所以在皇帝眼中阉人是非常好掌握的一群人,文化水平不高,全部身家都在自己手里,也不会有子孙后代,全身心的侍奉主子。
薛青却总觉得这样是会养大人心的,但是你说要是让她出个建议,她也没有好的建议,孰不见现代社会的纪检委还常常出现人民的败类呢,现在手段多么高明都无法阻止腐败的发声何况是古代呢。
本以为这件事跟薛青没有关系,谁知道火最后还是烧到了薛青这里来。
事情的起因就是皇帝发现太监的文化水平太差了,一半以上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还有人拿笔都不会,不要求他们会做锦绣文章,至少汇报情报你得写成字,写成句,写成段落吧。
皇帝是这么容易屈服的嘛,当然不是了,他直接下令翰林院的翰林学士来给阉人讲学,翰林院掌院出自世家大族的嫡支,为人本就是十分傲气,要不然也不会在掌院这个位子一坐就是二十多年,也没去干个实权官当当,直接对来宣旨的天使放下狠话,若是让他去教阉人,他宁可辞去掌院一职回家务农。
你以为只有一个铁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铁头后边有一群铁头在,整个翰林甚至用扫地的大扫帚把宣旨的撵了出去。
这下可好了,这件事很快就人尽皆知,皇帝不但要用阉人来监视百官,还要让翰林学士去教,被人打了出来。
哦豁,清誉清誉,对于清贫的翰林来说清誉大过天,不允许自己的身上有一根杂毛,一个污点,若是将来宦官犯事,追其责,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是他们的老师没有教好他们,到时候别说留下身前身后名了,只怕是要遗臭万年。
京中但凡有些学问的都闭门不见,要不就是宣称自己病了,难以胜任职责。
薛青倒是觉得如果在一开始就引导这群宦官向上向好的方面发展,未必是一件坏事。只是大环境如此,就算有人不歧视宦官想要巴结皇帝,也在这种大环境下退缩了。
这一切跟薛青没啥关系,所以她还是照常上班下班,断断案,写写书,教教课,收获一波经验,最近经验进入了瓶颈期,增长的实在是太慢了,薛青甚至考虑该怎样触发一个新职业。
为了增加银钱,甚至假借梦秋的名义,让她去首饰店卖自己设计的样稿,后世的簪娘簪郎当不了,没那手工,但是画画还是能画出来的,样式新颖又好看,很快和首饰店达成交易,每月五张样稿,不限款式,每张二两银子。
别觉得少,五张就是十两银子,她这个从七品的官一月就是四万钱,也就是四十两银子的俸禄,随便画几张画就能拿四分之一的俸禄,薛青已经非常开心了,甚至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