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重修)(1/2)
应邀(重修)
入夜,下起了雨,直至清晨,细雨未歇,整个少尹府,如罩烟纱。
许子杰一路走来,敲响沈宁的屋门时,发顶落了一层水雾。
昨夜回府后,他被杨骞告知沈宁已到府上,且有意同他二人去实地勘察,是以,才会在今晨来找沈宁,顺道为荒舍里明哲保身一事请罪。
早先备好的满腹言辞,却在门开的一刻,看到来人后,只能念上一句:“相……沈侧妃……”
顾冉依旧束发玄衣,作男子打扮。
她行礼道:“许大人。”
“沈侧妃不必对我如此。”许子杰忙上前托着她的手臂,制止她的动作,“沈侧妃是否吃过朝食?”
顾冉退离半步,巧妙躲开他的托扶,方想回答,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响,唇边不自觉漾起柔情。
绵绵细雨顺着风,披纱一般落在许子杰的背上,钻入心底的寒凉,不及来人更冷。
他看沈宁自屋内出来,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旋即收起心神,拱手请罪:“王爷,荒舍……”
“想必杨大人昨日已经转达,本王今日欲同两位大人一道去城中勘察。”沈宁将他打断。
许子杰一顿,擡眸望去,只见沈宁神色淡漠,全然一副不欲多谈的模样,便道:“王爷请随下官来。”
***
淮州地势,由南、北向中部倾斜,略呈盆状。
东西北三面临水,城内有大小池塘几十口。
城中地下虽有几条水道分布,但结构单一简易,并未真正起到排水作用。
“若将这些简易的地下水道进行改造,再使其与城内池塘、城墙水窗相连,便可将积水排入……”许子杰止步,望向身侧忽然驻足的沈宁,“……江中……”
走走停停,近两个时辰,沈宁一直观察记录街道、民宅、池塘的分布状况。
他始终未发一言,也不曾留意身边人的滔滔不竭。
直至许子杰由官员百姓,讲到淮州水道,沈宁才停下脚步,望向眼前这位新上任的少尹。
沈宁不语,眸色深若寒潭,许子杰局促地攥了攥衣角,没来由地一阵心虚。
“王爷,方才下官所言,有何不妥?”
有何不妥?
自是没有。
拿着一张绘好的图纸,如同鹦鹉学舌一般转述绘者之言,哪里会有不妥?
便是有,也当是绘图之人有。
沈宁看向远处的烟雨朦胧,目光穿过亭台楼阁,落在一家琴行的匾额上:“没有不妥,许大人请继续讲。”
攥着衣角的手指一松,许子杰微不可察地轻舒一口气,继续如流水般地讲起来。
这一回,沈宁未再对他漠然视之,偶尔会对他所言给予回应,顺势同他谈及街道的岩土状态。
许子杰有些忘乎所以,几次忘了一路随行在后的顾冉与杨骞。
杨骞却不甚在意,做了一个十足的听客。顾冉也只有在停歇下来,才会抹去沈宁额角的雨水。
几人由城西到城东,勘察结束时,已是黄昏。
连绵细雨,终见停歇之势。
袅袅琴音,自楼阁倾泻而出,舒缓悠然。
沈宁循声望去,楼阁匾额上,“丹枫阁”三个字,如行云,似流水,潇洒恣意,纵意自如。
“王爷可还记得下官昨日提及的琴师?”杨骞收了伞,仰头看向匾额,“丹枫阁的店东,便是那位名唤‘相思’的琴师。王爷可有兴趣入内一瞧?”
“不必,本王对琴行并无兴趣。”沈宁拉过顾冉,与她十指相扣,“时辰不早,还是先同杨大人去宁远阁一叙。”
***
宁远阁以茶香闻名,其内置陈设,风韵雅致。
杨骞择了一间以“梅”作名的雅室。
雅室内,梅香静心,时有琴音悠扬而至,确是一个“秉心长谈”的好去处。
顾冉由窗向外望去,正对上丹枫阁的牌匾,知晓琴音自阁内传出,不由得蹙起眉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