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重修)(1/2)
说书(重修)
两年前,杨骞因谋害宁安王一罪,被押送回皇都。先帝下令,将其流放充军至徐北。
到徐北后,不知哪一处得了镇北将军李峻的青眼,杨骞被收入麾下,成为其得力部下。
一个半月前,他受令带三万军士出城,在徐北以西的荒郊,扎营驻守。
五日前,杨骞再次收到李峻的密信,来到荒郊附近的这座无名小镇,用银钱打发走原本的客栈掌柜后,留在此处,等候沈宁。
但杨骞顾不得与故人重逢叙旧,只道日后详细道来,便直奔主题:“于鸿天的十万大军,已于五日前抵达徐北。他称此番前来,是为讨伐叛党。因徐北为叛党集结之地。”
沈宁问:“大军是否进城?”
杨骞道:“李将军一直封守城内,于鸿天无法入城,便让大军直接在城外安营扎寨。昨日傍晚,于鸿天下令攻城。”
沈宁沉声道:“立即传信给李将军,说我已同你汇合,即刻便随你回荒郊营地。此外,让李将军只守不攻,无论城外十万大军的进攻如何猛烈,只许守,不许反。”
杨骞当即退出厢房去传信。
两刻钟后,沈宁给顾冉换好一身男儿装扮,杨骞也安顿好客栈一切,三人直接自后院离开,赶往营地。
***
荒郊营地。
杨骞将统率军队的权利,交与沈宁后,正待向他上报近日探得的消息时,忽然沉默下来。
“有何问题?”沈宁将旗标,放置在军事地形图上。
杨骞看向旗标所落之处,正是于鸿天扎营之地。
他道:“南下淮州带着她,打仗也要带着她啊……”
已做男子装扮,并穿了一身软甲的顾冉,动作一滞,转瞬,又低下头去,继续整理药箱。
沈宁道:“这也不是第一回了。几年前,与乌陆一战,她便是军营里,一位老军医的徒弟。现在,是我的‘部下’。”
杨骞颇感意外。
他虽不赞同女子入军营,却也知沈宁自有分寸,遂执起另一枚旗标,落在徐北西侧,回归正题——
“三日前,在荒郊附近发现了于鸿天派来的探子。于鸿天已知我们的方位,却不知为何,一直未向这边出手。”
“那便将他的视线,转向西侧。”沈宁推倒于鸿天所在位置的旗标。
杨骞不解:“转向西侧?”
“对,转向西侧。”沈宁在地形图最南端,落下第三枚旗标,“也可以说,不仅是西侧,还有南境。”
“南境……”杨骞思忖道,“驻守南境的镇南将军宋峥,曾是顾将军的部下。”
先帝为平衡兵权势力,让顾骋与于鸿天互相牵制。他将顾骋视为得力/战将的同时,也格外忌惮顾骋的能力。
在得知顾骋有两位得力部下后,先帝遂将这两人一南一北,分到两个不同的大营里。
未想,这两人,如今一个成了镇北将军驻守徐北,一个则留在南境,做了镇南将军。
而此刻的南境大军,已经逼近皇都。
“南、西、北,皆有我们的军队,于鸿天算是被围困其中。”沈宁将最后一枚旗标,落在地形图北端。
杨骞道:“而皇都外的这一支南境军,才是你筹谋已久的擒王刀。”
沈宁道:“不消几日,皇上定会让于鸿天撤兵回朝。只要于鸿天退,我们便进。但在此之前,我需要几个说书人和琴师。”
“说书人、琴师……”杨骞的目光,落在唯一一枚倒着的旗标上,恍然道,“这几个说书人与琴师,要分做两拨,对不对?”
沈宁不置可否:“杨兄既已知道了,那这事,便麻烦杨兄去办。”
听他称兄道弟,杨骞却是笑道:“许久不见,你倒也客气起来了。”
沈宁也难得扬了扬唇角,算作回应。
***
入夜,正是两军休整之时,徐北的城楼上,出现一位年近不惑的男子。
男子轻咳一声,缓缓开口。
夜风裹挟着沙土里的血腥气,连同“北光朱”的故事,一同卷入营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