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老悟了(1/2)
刘长老悟了
面对弟子们崇拜和吃惊的目光,刘兴十分受用。
每次讲道,
作为修真界的一分子,其实大部分人都很好奇。
道,究竟是什么?
可是这总是未解之谜,每一位修士大能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但可以说,直到如今,依然没有一种见解,能够将所有人的意见统一起来。
性格、经历的不同,这使大家都有了自己对于道的理解。
刘兴在这些年的修炼下,他对于道的体悟,在昆仑宗得到过很多人的认可。
这也让他十分有自信来进行教学。
而事实证明,他的教学也十分成功。
在坐的不少弟子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就像是未来有了明灯一般。
虽然,也有极个别的弟子悟性似乎比较差。
还没有完全听懂,尤其是那个身着玄色衣服的弟子,他的神情可以说是古井无波。
这让刘兴莫名缺少了些成就感。
不过没关系,刘兴能够理解。
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对于道的感触也不一样,想来这位弟子必然是资质太差。
身为老师的他,自然要好好担负起这个责任,深入地教学一番。
“想要凝聚自己的道,那么便需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道,在昆仑宗,有人修剑道,有人修丹道,有人修器道。”
“在领域中不断变强,让自己成为领域中最强的存在,大道万千,极致便是道。若是能够在悟道的时候成功引气入体,那么对于大道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刘兴滔滔不绝地说着,一边眼神关注着
弟子们都非常认真,时不时地点头回应,或是露出沉思的神情,或是崇拜地看向他。
刘兴暗自点了点头,心情愉悦。
身为元婴期的刘兴,修为已经是十分高了。
如果在外面,绝对是可以横着走的状态。
但是,谁叫他在昆仑宗呢?
昆仑宗内的天才多如牛毛,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这样的他,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也就是来到这天夏峰,为新生讲道的时候,才能有那么多双眼睛,崇拜地看向他。
但是,刘兴的眼神忽然又瞟到了之前那位弟子身上。
那弟子仍然是那副淡淡的表情,没有任何领悟的迹象。
为什么还是之前那副样子,完全没有被他的讲课所打动?
这是什么情况?
刘兴每年都来昆仑宗讲道,今年还是第一次碰到那么淡定的新生。
莫非是因为太过激动所以思维停滞?还是因为太过顽劣,连自己的课都没有好好听?
不然怎么会是这个反应?
刘兴完全不理解这个学生的想法。
他忍不住问道。
“这位第二排最左边的弟子,你有何看法?”
谢弈清意识到刘长老正在喊自己,下意识地回答了句。
“非也。”
谢弈清的声音不大不小,但在着沉静的课堂之中,却好像是丢进了一个石子一般。
这两字在学堂上是那样刺耳,以至于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了他的身上。
大家都没有想到,在通识学堂的第一堂课上,竟然有人敢质疑长老?
刘长老可是曾经引起过天地共鸣的人,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如今在元婴期已有几百余年。
这样的绝对权威,他一个刚刚入门的弟子竟然敢质疑?
这人什么来头?
“这位弟子,你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刘兴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了。
所以说,这位弟子并不是他之前猜想的情形,不是没听懂也不是走神。
而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状况,出人意料的第三选择。
这弟子根本就是不赞同自己的道。
可是区区一个还没迈入修炼的小儿,怎么可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道?
这样的他竟然来质疑自己,实在是荒唐!
刘兴心中疑惑,等待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解释。
谢弈清感受到了周围气氛的不对劲,有些轻微的懊恼。
之前在世俗王朝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现在来到修真界,自己应该要更加委婉一些。
刘长老毕竟是前辈,虽然实力不如师父,但是还是得保持最起码的尊敬。
“刘长老,对于道的理解,我有其他的想法。”
“我认为,道的存在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在技艺上获得的极致并不意味着能够领悟到大道。”
“修行不易,但私以为,领悟大道,并不难。”
话音落下,满堂俱静。
没人想到,谢弈清会说出这番话来。
吴忧僵硬地把头一点点转向谢弈清,他知道谢兄是位心高气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