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2)
第96章
远方的客人来,北胡人是好客的。
得知女国使臣一行人到了王都,次日一大早,北胡子民全都涌上街,将傅琴一行人的马车围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想见见女国的皇子长什么样,直至杨泠骑着马到车队前面开路,所有北胡子民看见她欢呼起来。
“杨泠!”
“杨泠!”
“杨泠!”
这是北胡国的盛宴,是近百年来,又一次迎来他国使团前来拜访的狂欢,所有北胡子民无不沸腾喧闹,而这一切,归功于北胡的宗王怯薛必阁赤,杨泠。
傅琴坐在马车上,感受到北胡子民对杨泠如此的崇拜和喜爱,一时间有些怔在那儿,他转头对重雪道,“想不到杨泠在这儿竟会是如此景象。”
“是啊,郎君,杨泠如今果真不同以往,她手里握有权势了。”重雪不由羡慕地感慨一声,傅琴却慢慢微笑,“这样很好,可见她在这儿几年,过得很好。”
他这几年以为杨泠尸骨无存,死在边关孤零零地,连给她收尸的人都没有,每每一想到此,心痛得无以复加。
后面得知杨泠或还活着,又以为杨泠三年不归,定是在外漂泊无依,过得凄惨,不能回来。
如今见到这个场景,意识到杨泠这几年过得或许还算快活,悬挂在傅琴心头的一抹难过,逐渐烟消云散。
傅琴靠着车窗,侧颜似神明,无数北胡子民瞧见,冲他狂呼呐喊,其中有个人,差点被绊倒。
吉布哈看着自己父亲给杨泠做的羊毛袍,如今穿在了傅琴身上,穿在了那个车里端坐不动,好似神明的郎君身上。
他呆呆看了许久,直到马车过去,人海过去,他站着不动,差点被人挤摔。
他突然觉得有些心慌,好似察觉出,有什么自己想独占的,即将被人抢走似的。
傅琴一行人跟着杨泠进入北胡王都里的一座宫殿,‘巴图恰和特’大宫殿,这儿是可汗会见贵宾使臣或举办宴会的地方。
“‘巴图恰和特’是我们北胡对安达最真挚的祝福,意为‘永远解不开的吉祥结’,希望我们与伙伴的友谊,长久永固。”
孟恩一边带着潘佑几人,一边沿途给她们解释,“正如我们一会将要向你们献上的哈达,也会在上面打个结,意为‘长生不解’‘吉祥如意’。”
可汗与塔娜含笑站在潘佑和傅琴身侧,一路谈话,陪伴他们走到高台上。
孟恩手执长长的哈达,开始向潘佑献上哈达,潘佑低下头,任孟恩为自己戴上,听孟恩出声祝福,“我尊贵的朋友,愿你将我们北胡的友谊带回女国。”
孟恩依次献上哈达,第一位本该是傅琴,谁知傅琴特意放慢脚步,落到最后一位,只等孟恩走到他面前时,他擡手指着一旁大臣里的杨泠道,
“本王初来北胡,看见同为汉人的必阁赤,心中倍感亲切,可否允准让必阁赤杨泠,为本王献上哈达?”
可汗、塔娜、孟恩,在场所有人全都一愣。
娜日迈脸上又开始露出那抹熟悉的笑,“自然可以,杨泠,请你为我们的客人,女国的皇子殿下,献上哈达吧。”
孟恩笑一笑,转头去看杨泠。
杨泠简直傻眼在那,献上哈达,一向是可汗的怯薛必阁赤来做,如今她被点名,只得从大臣中走出来,孟恩将哈达双手递给杨泠,杨泠接过道,“这是小臣的荣幸。”
而后她转身面对傅琴。
杨泠双手捧起哈达,亲自给傅琴递上。
傅琴心跳飞快,他耳尖红起来,人却矜持礼貌地低下头,杨泠为他戴上哈达,而后后退一步,态度疏离淡然。
见杨泠就要离开,傅琴伸手飞快地一把抓住杨泠的一只手腕,迫使她站在自己面前,无法后退,他语气里是有些怀念意味的,“必阁赤,我的哈达,你忘记系结了。”
“不错,杨泠,你帮皇子系个结,我们北胡与汉永世结好。”
王女娜日迈出口,杨泠便又看向傅琴的脖子,她有些不自然地将手抽出,拿起傅琴脖子上的哈达,飞快地打了个结。
傅琴见此低声道,“多谢必阁赤,我会珍视你的这份心意,我们...一定会永世结好。”
杨泠对上傅琴的目光,客气笑笑,退下去。
就在杨泠以为事情到此为止时,可汗陪着傅琴一行人下了高台,边走边随口问,“不知皇子到我王都一日,可还住得惯?吃得惯?”
傅琴有礼答道,“吃食很好,北胡的一切都很好,本王很喜欢,不过,本王确实有一处小小的不便。”
“哦?”可汗讶然看他,“北胡有何处做的不好,还请皇子言说。”
傅琴摇摇头,“并无不好,只是本王来到王都,看见必阁赤杨泠,实在觉得她很亲切,本王想,若本王后面在王都的日子,能住在必阁赤的行宫里,由她来带本王游玩北胡,定会是件极好的体验。”
傅琴话音刚落,所有人齐刷刷转头去看杨泠,杨泠脸上的笑顿时僵硬在那,她转目去看娜日迈,娜日迈却嫌热闹不够大一般,出声赞同道,
“我的怯薛必阁赤,平日一个人住那么大的行宫,实在太无趣了,正好有皇子过来,杨泠会在这冬日里,由此感受到春的暖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