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PissenlitI(1/2)
LePissenlitI
伽菈擡起头。
浓重的云层间,最近的月光倒确实是清晰了一些。
不过很显然,一号并不是在说这个事情。
在与世界的联系之深切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现感知中的世界,极其容易出现一种抽象的光芒感。
金色的暖阳,紫罗兰色的月亮,或是银色的群星。再细致一些,不仅是天空,大地也会有光芒感。如果有幸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晴朗白昼走上无人旷野,就会感觉到来自大地的粼粼波光。可能是光滑的草叶,艳丽的花朵,也可能是如镜面般的河流,反射着蓝色的深空,橙色的太阳。
“你的意思是........”伽菈明白过来。
一号拼命喘着气,连连点头:“是啊!魔女阁下!我就是那个意思!您先跟我........”
话音未落,一道黑色的旋风从一号身前席卷而过。
一号:“?”
只见伽菈嗖的一声从刚刚修好的围栏上面跳过,然后又借着这股力在空中旋转了三百六十度,一脚登上蔷薇·吼牛女士正在敲打的木桩,跃过忙着修棚子的矮人们,用比野兔还快的速度向着银月湖直直奔去。
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橙嘴皮尖叫着摔下来,一头扎进奥兰多·绷腰带那断掉的裤腰带里(可能一路朝下掉进了裤子里边,不过当事人和鸟都拒绝承认),害得后者也恐惧得一并尖叫。
光芒。
湖蓝色的瞳孔顿时变得熠熠生辉——
银月湖中,倒映着月亮。
没错。
湖泊中正清清楚楚地倒映着月亮的影子,就在这腐朽气息汇集的黑暗森林之中。
二号和三号正围着那轮弯月的倒影目不转睛,听到伽菈的动静,二号转过头,用手舀了一捧水,小月亮便也被捧到了手上。
“您看,魔女阁下。”二号缓缓道,“这才是银月湖——我想说的是,这才是我们这些水精灵的记忆啊。”
伽菈没说话,如水的眼波也随着那轮小月亮颤动。
否则,银月湖为什么要叫银月湖呢?
还记得从王城摆放火刑架的小山丘上,一路奔跑到森林之门的那个夜晚,横断在森林之门外的那处潭水,随着细细的溪流,直到这片堆积满尸体的银月湖,漆黑得就像无光宇宙。
而现在,明镜般的湖面,月亮的倒影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出现了。
「当久违的光突然出现在落寂黑夜,无需怀疑,无需躲避,视它作灵感吧,视它作启迪吧。」
——《星月前的旷野歌》第三卷第一章节
伽菈伸出手,柔软的嗓音默念:
“星星未必都发光,旅者未必都迷茫。”
说罢,一层月色的光晕从夜幕中析出。
变成零落飞散的微光,汇集在指尖旋转,浅淡地照亮了前路。
这是微光的魔法。
不能更基础的,最为简洁的光芒魔法的一种,可以轻易照明。以往在夜晚赶路的魔法师都会用,只要夜空中能看见月亮和星星,就能通过咒语聚集光芒,除了比较消耗专注力之外,是居家旅行的必备魔法。
伽菈盯着自己的指尖,瞳孔放大。
“哈哈。”她短促地笑起来,“哈哈哈........?”
一号刚刚才从身后跑来:“阁下,您这是突然在笑什么呢?”
二号三号连忙捂嘴,示意别说话。
这是回到永绿森林以来的第一次,用自身的魔力穿透这层夜幕。
这也意味着,微光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三号反应过来,从银月湖中一跃而起:“难道说,您的魔力恢复正常了?!”
“我试试。”伽菈将手擡到与眉间平齐,咳嗽两声,郑重其事道,“徘徊吧,向着更远的地方。”
湖面的倒影剧烈颤抖,四周的草木发出梭梭的声音,就连夜空中的星月,似乎也在极力试图向下穿透暮色。
“蔓延吧,为了追忆的月光。”
“飞舞吧!为了昨日的梦乡!”
于是伽菈拧起眉毛,好像是在对夜空上那层无能为力的星月光芒发火:“还有什么什么来着,随便了——闪烁吧!就当是为了我!”
三个宁芙们仰头盯着萦绕指尖的光芒,良久,点点头:“哦........”
“看来,还是不能太心急呢。”二号说。
伽菈索然无味地甩了甩手:“小气鬼。”
光晕并没有变化。
现在最多只能感觉到,笼罩在身体外那层魔力的阻隔减轻了。这也才使得现在能使出这种基本的微光系魔法。至于再高阶一丁点的,还是做不到。
不过老话说得好,力量回来得不多,但够用了。
至少对于目前的森林小镇重建计划来说是够用了。
“对对对,麻烦您,再往里边一点儿——哎!对咯!完美的角度和亮度,真有您的!”乔叟·战斧夸奖道,“胡子保佑!看看这张扬的设计,这完美的雕琢,这清晰可见的工艺痕迹,诶呀,诶呀。”
“能不能变颜色?比如说变成绿色和粉色之类的?”土拨鼠独眼菲莉丝问。
“我想看萤火虫!我想看萤火虫!”橙嘴皮在奥兰多·绷腰带的脑袋上跳来跳去。
“嗨!”蔷薇·吼牛不满地大叫道,“这伸过来的是谁的影子?害我差点削到手指头!”
伽菈盘腿坐在木桩子上,被大家围绕在中间,面色十分不善,但依然尽力保持微笑。
“亲爱的朋友们,敢问你们当我是什么?五英尺的大蜡烛吗?”
“亲爱的魔女阁下,再坚持一会儿就好。”奥兰多·绷腰带劝说道,“我用我的胡子保证,这将会是一个漂亮极了的好棚子!”
“哦,那好吧,看在你胡子的份上。”伽菈皱了皱鼻子,一手托腮,架在膝盖上,看着一群矮人在自己身边拿着钉锤敲敲打打。
终于,在坚持不懈地维持了五个小时的稳定照明之后,花园里用来吃饭的棚子总算是做好了。
矮人们将棚子组装起来,就放在花园的东侧——那儿恰好没有什么死根,也没有什么花朵。以削出来的木头为骨架的棚,几乎没有用到什么铁钉,主要是榫卯结构,结实又美观。
至于上面主要的“棚”的部分,用的则是从小屋二楼翻出来的旧衣服,再加上矮人们身上的一些旧布料,缝制在一起,花花绿绿,十分张扬。如果从远处看,简直就是把矮人村庄的旗帜给扯到这里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