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第70章 政策的贯彻

第70章 政策的贯彻(1/1)

目录
好书推荐: 明末求生记免费阅读 雷鸣彼岸:将军与永恒免费阅读 天灾降临:我的破楼进化末世堡垒免费阅读 源炉免费阅读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免费阅读 穿越兽世:带兽夫种田免费阅读 哀嚎之夜:天黑请闭眼免费阅读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免费阅读 京门春深免费阅读 开心超人之我成为了她们的哥哥免费阅读

天津卫的海河边,新造的“聚源号”蒸汽漕船正喷出雪白水汽,驱动明轮搅碎初春的薄冰。嘉庆帝站在甲板上,看着舱内工匠调试从澳门葡商处逆向仿制的蒸汽机——铜制汽缸上錾刻着《天工开物》的水车纹,却连着西方的活塞连杆,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正是他“旧器纳新”策略的缩影。

“皇上,按您的‘蒸汽动力换算表’,”直隶总督指着仪表盘,“每时辰可逆水行船四十里,较传统漕船快两成。”嘉庆点头,前世在博物馆见过的工业革命展品,此刻正通过澳门的传教士图纸与苏州工匠的巧手,转化为清代的“数据化动力”。

北京西什库的“天工译馆”内,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正与中国匠人共译《论机器运转》,旁边《天工开物·舟车篇》的“车船”图示与西方蒸汽原理并列上墙。嘉庆翻开新印的《匠作数据手册》,“蒸汽机维护日志”与“高炉冶铁火候表”分栏记载,每栏都需匠人按“数据房”统一格式填写——这是他从现代工厂管理中借鉴的“标准化记录法”。

午初刻,热河行宫的“满汉新学”毕业典礼上,首批留短发的满族工匠举起“技术官凭”。嘉庆特意保留满文“乌勒本”(历史)课,却在算术课上推广《九章算术·蒸汽算例》:“计算汽缸压力,需用‘衰分术’结合西方‘力比例’——满汉工匠皆需通习,勿分彼此。”台下,已能熟练操作纺织机的镶黄旗工匠穆尔察·阿哈,正用汉语记录蒸汽纺织机的转速数据。

是夜,养心殿的数据房亮起新制的煤气灯,算生们正在汇总《全国番薯种植热力图》:直隶、山东推广十年,亩产较粟麦高三倍,人口净增两千万。嘉庆盯着图上的“粮食盈余区”,想起前世学过的“工业革命粮食基础”理论,提笔批注:“齐鲁、江淮余粮,可饲蒸汽工坊之匠,可储北洋水师之仓——数据治世,始于田亩,成于匠作。”

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奋进号”商船抵达广州,海关监督呈上的《洋商货物数据单》让嘉庆警觉:“铅板、玻璃、钟表零件占比七成,鸦片仅列末位——此乃工业国探路之兆。”他命人在澳门设立“西洋技术监测站”,专记“蒸汽机部件进口量”“纺织机图纸流入数”,用《海国图志》的早期版本对照分析,暗中绘制“西方工业革命数据图谱”。

天津机器局的试炮场上,改良后的“神威蒸汽炮”正在试射。炮身用《火攻挈要》的铸炮法,却配备从西方购得的压力计,炮口仰角由“蒸汽水准仪”自动测算。嘉庆看着炮弹在海面炸出的水花,对鄂勒哲图道:“昔年南怀仁铸炮靠经验,今用蒸汽仪表算诸元——数据精准,便是火力精准。”

三个月后,第一支“北洋蒸汽舰队”正式成军,十二艘明轮战船的船尾,“龙纹”与“算珠”徽记并列。嘉庆在《水师数据章程》中特别规定:“每船配汉满工匠各十名,汉文记录航海日志机械数据——船行四海,数据为纲。”

当马国贤将中国工匠绘制的《蒸汽漕船结构图》寄回欧洲,伦敦《机械杂志》惊呼“东方帝国的工业觉醒”。而在紫禁城,嘉庆正看着《东西技术对照表》,蒸汽纺织机的产能数据与江南棉纺厂的旧账册正在算珠上碰撞——他知道,这场始于数据觉醒的改革,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而是要在满汉交融、中西合璧中,打造一个能与工业革命对话的“数据帝国”。

目录
新书推荐: 月映青鸾免费阅读 我靠直播玄学红遍阴阳两界[玄学]免费阅读 难倷心动[先婚后爱]免费阅读 宠上眉梢免费阅读 夏风长免费阅读 与君同免费阅读 驯魔免费阅读 被预言必死的我摆烂了免费阅读 穿成反派的未婚妻后[女A男O]免费阅读 甜袭[律师文]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