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2)
第160章
五年又五年,一转眼便进入了九零年。
这一年四月,沪东开发办公室正式宣布成立,这无疑是一件大事。
几个月过去人们还时不时议论两句,有人后悔没去沪东买房,有人后悔卖了沪东的房子。
挂在嘴边的全是,早知道巴拉巴拉……
祝安安占了这个‘早知道’的便利,这段时间时不时就悄悄拿出一叠房产证跟秦岙乐呵,包租婆的快乐生活啊,很快就能实现了。
秦双这段时间看自己嫂子都感觉像在看一个金钵钵,她真的觉得自己嫂子神了嘿!沪东居然真的要发展起来了!!
要知道她可是也跟着买了好几套的,只要等拆迁了,这可都是钱啊钱!
不止秦双惦记着拆迁的事,以前的好邻居柯茵也惦记,她家只有一个孩子要养,有闲钱。
当初也只是因为时不时就听到祝安安姑嫂俩说买房的事情,所以跟着买了两套,没想到还能有这际遇。
柯茵家现在也搬到了独栋里,离祝安安她们不算远,不像以前在楼房的时候,那会儿串个门要走二十来分钟。
现在五分钟就到了,所以三人经常凑在一起嘀咕房子的事儿,俨然一副坐等拆迁的模样。
而这一等,就等到了九一年三月。
这一年,小船高三了,还有三四个月就要参加高考。
他高中就是石头他们当初那所,不一样的是,孩子住校,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回来,平时空闲时间不多。
作为高中老师的秦双今年倒是没那么忙,毕竟教的是高一,不带毕业班没那么大的压力。
三月十五号的下午,秦双没课,就没去学校。
辅导班早早地就已经步入了正轨,不用她跟阮华月实时盯着。
优哉游哉中,秦双接到了拆迁办的电话,一问一答五分钟后,秦双放下电话兴奋地往隔壁跑。
“嫂子嫂子!安安姐!!你猜我刚刚接到了谁的电话?!”
祝安安今天轮休也在家,一看自己小姑子这样有什么不明白的,顺着接道,“拆迁办打来的?”
秦双笑得眼睛眯了起来,叽里呱啦个没完,实在是赔偿款有点超出她的想象,一套有将近十万呢!!
秦双拿不定注意,“电话里说,可以要房子也可以要钱,嫂子你说我要什么?要房子的话,以后是不是也挺值钱的?但是我也想要钱,好多钱啊!”
祝安安:“不是还有别的吗?这一套可以先要钱,剩下的看地理位置,好的话就换房子。”
秦双嘿嘿笑,“我听你的!一会儿给她们回。”
她早就发现了,听嫂子的准没错。
秦双瘫在沙发上,脸上还有点恍惚,她买的时候可才几百块啊,一转眼居然就变成了一笔巨款。
秦双感叹,“多来几次,我下半辈子都不用上班了。”
“啊!不想努力了!!”
祝安安好笑,“这就不努力了?都还不够买个小汽车的。”
秦双瞬间坐直,她在这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嫂子你想买车?”
祝安安点头,“嗯,是有这个打算。”
她其实已经想了一段时间了,自己有个车的话,日常出行真的会方便不少,感觉即使再拖几年,到后面她还是会买。
那还不如干脆早点买呢,就是有点贵,现在一辆桑塔纳价格差不多在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不等。
即使没有拆迁款,家里也能拿出来这钱。
这几年盈安发展迅速,申华当初那野心勃勃的集团计划已经步入正轨,盈安旗下早就不止有护肤品和彩妆,严格来说是衣食住行都包含了一点。
她现在每年能拿到的分红差不多也有十来万。
不算房子那些不动产,家里存折上总共的钱差不多有五六十万,在这个年代是很大很大一笔钱了。
钱够归够,但要让她一下拿出二十万来买车,说实话,还是有点心痛的。
毕竟汽车这东西,就是图个方便,它不保值啊!
有拆迁款就不一样了,这钱简直跟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所以祝安安原本的计划就是,等拆迁款到了就去买车。
不过这事儿,她就跟秦岙说过。
秦双不知道,有点微微咋舌,“那不是还得专门去学开车?”
祝安安笑,“对啊,应该不难。”
虽然上辈子是本本族,但好歹当初也是一遍过的,现在就是再来一遍而已。
傍晚,等家里上班上学的都回来后,瞬间又热闹了起来。
虽然现在就三个孩子在家,但三个小学生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一个顶三。
小船和果果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都是住校,只有放假才会回来。
小团子小圆子九岁多,已经上三年级了,跟满满一个年级,姐妹三天天形影不离,进进出出都在一起。
秦双叽里呱啦地说着拆迁的事,三个小姑娘对钱还没有一个太清晰的认知,杵在电视跟前看电视,放的还是小然演的。
这次可不是配角,是妥妥的女主角。
八六年的时候,小然演了人生中第一个主角,一炮而红。
紧接着gg电视剧不断,忙成了一个陀螺,有时候过年都不能回来,东西倒是没少往家里寄。
跟她这圈子沾点边的秦瞻去年也回国了,在外面待了整整四年,还是待出了很大的名堂的,作品现在已经搬上了大型秀展。
这孩子在时尚硬汉的道路上策马狂奔,家里大人小孩儿的衣服都没怎么买过,全是他寄回来的。
尤其是小团子姐妹四个,衣服多到穿不完,还都是特别好看的,有些市面上都没有,俨然成了院儿最令人羡慕的小孩儿。
相比之下,秦远是最稳扎稳打的,跟着自己大哥的步伐,在二十七岁的年纪升到了副营长的位置。
一路全靠他自己,秦岙跟老曹都没给什么助力。
石头是稳中还能给人一点小震撼,拿到博士学位证后,除了研究院的工作外,他还留校了,成了最年轻的副教授。
四人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只有……都没对象。
孩子越来越优秀,导致祝安安这几年都快被问麻木了。
实际上,有想结亲的人家也挺麻木的,觉得这家子真是神奇,孩子不急,家长居然也不急。
还有人开玩笑问,她们家是不是晚婚的习俗?
每每这个时候,阮新燕都会笑着应声,说是家里老大没带好头。
又升了一级的秦师长无法反驳,默默接下了这来自亲娘的黑锅。
拆迁这种事情,当然都是一片一片进行的,没有单独拆个人的。
秦双这通电话像是打开了阀门一样,接下来三个月,祝安安陆陆续续接到了好些电话,总共拆了有七八套。
她一部分换成了房子,一部分要了拆迁款,不算不知道,一算发现家里存款居然过百万了!
就这,还没拆完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