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和离(2/2)
林毓秀这才行礼告辞,带着弟弟和孟氏头也不回的离开。
事情至此,本该结束了。
可周璠夫妇咽不下这口气,林砚同样咽不下。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可以任人欺负糟践?
小人一怒尚且要血溅五步,世家大族怎么了?有什么动不得的?
他命元祥用糖果收买了个路边小童,往周家送了两件东西。
一是那对精致的头面鬓簪;二是一本手抄版的话本子,名为《鬓簪缘》,讲述了书生周郎痴恋一名男伶,为与之长相厮守,不惜背弃家族抛弃妻室的爱情故事,行文香艳露骨,风流无比。又怕人看不懂字似的,贴心的带了插图。
这是林砚用了三天三夜编写出来,用以报复周家的杀手锏。国朝对民间出版的态度宽松自由,倘若周家执意休妻,毁了毓秀的名声,这本话本顷刻间就会问市,玉石俱焚,谁也别想好过。
眼下周兆平还算识相,那么林砚也愿意退一步,只将这话本子送到了他的父母的手中。
周家太太只看了一眼,便面红耳赤,心慌意乱,周璠强忍怒火,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写的是谁,还用问吗?
他眼前一黑,竟气的吐出一口血来,被管家搀住,朝着庭院里嘶声怒吼:“来人来人!伺候的人都死哪去了?”
丫鬟们跑进来,跪了一地。
“叫人守在二门,那畜生一回来,直接绑来见我!”
周老爷动了三味真火,连太太也不敢多言。周兆平回家路上还在忐忑,怕父母怪罪自己自作主张签下了放妻书,谁知刚到二门就被摁在原地,五花大绑送到了主院。
他生性软弱,三木之下,不多时便供出了事实原委。
自他束发读书后,周太太便将他身边的丫鬟都开了脸,他也是那时起,发现自己对女人压根提不起兴趣,宁愿和书童、和小厮们厮混凑趣。
林毓秀虽家道中落,骨子里依旧是娴雅端庄的大家闺秀,他觉得无趣,擡进来的小妾都是良家女,不是顺从就是怯懦,也不和他口味。直到有一日赴茶会吃茶听戏,在戏台子上遇到了他终身难忘的人。
筱苍兰那时只有十四五岁,刚成新角儿,唱念做打颇显功力,他有着俏丽的容颜和绝美的身段,他肌肤如雪,唇红齿白,他在戏台上的嬉笑怒骂,举手投足,就能让他寸断肝肠,他不惜重金打造一套头面送他,从此两人便有了来往。
为了便于私会,他购置外宅,为了寻求趣味,他常去蛟宁江畔包一条小船,他假借外出参加文会与他厮混喧淫,横竖家里的妻子不会管他,只遗憾筱苍兰男子之身,无法纳回家去。
周太太再溺爱幼子,也拗不过丈夫,而周璠再糊涂,也不至于容忍儿子做这种事。
周璠将周兆平打的几生几死,严令他与那伶人断绝关系,否则以周家在江宁县的地位,必让那筱苍兰活不下去。
随后将他院里的人统统发卖掉,换成老实妥帖的,连话都不会跟他多说一句的,并封了他的院子,秋闱之前不许他踏出院门一步。
周太太哭晕了几次,郎中刚离开府门又被叫回去,再离开,再叫回去……
周兆平就这样被关了起来,连个往外通信的人都没有,每日呆呆的对着墙壁上的影子,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一会儿唱一会儿,让周璠夫妇揪心不已。后来养了几日伤,精神也似好了一些,竟也知道发奋读书了,每日卯时即起,诵读经书,练习时文,没有一日松懈,心想着,如果能考中举人补个官职,就能带着筱苍兰去任上,从此山高水远,再也无人阻拦他们。
周璠夫妇以为他终于想通了,才放下心来,盘算着等秋闱过后,最好是中了举,依周家的势力和举人身份,还愁找不到好姻缘?定要找个比林家强过百倍的人家。
殊不知,一场更大的灾殃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