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密报(2/2)
只是依旧用力压制着自己的天赋,堂兄读书他睡觉,堂兄射箭他看话本,堂兄面对圣上的提问对答如流,他挑着捡着,只答一半。
皇帝终日忧愁太子的病情,祁嵘的表现更让他愁眉不展,遂将四位师傅叫到乾清宫去,询问两位世子的表现。
孙固道:“赵王世子一向稳重勤勉,昼夜寒暑从不懈怠;吴王世子天资聪慧,奈何性情跳脱,坐不住。”
综其所述,都是态度问题。
天子再身居高位也不是瞎子。祁屹对皇位有多渴求,祁嵘就有多不屑一顾,非但不屑一顾,还避之不及。
一个对皇权毫无兴趣的人,即便侥幸得位,又能承担多少责任呢?何况他只是伯父,又不是亲爹,一次两次的顽劣怠惰可以不计较,久而久之,多好的耐性都会磨光,宗室数量之巨,想要皇位的人多了,实在没必要强塞给不想要的人。
四位师傅前脚离开乾清宫,皇帝后脚便遣人传召祁嵘。
祁嵘年岁越大,五官越显清隽,这两年窜了个子,长成了小青竹一样青涩的少年。
皇帝看着着实惋惜,撇开其他不谈,他是从心里喜欢这个侄子的,他与吴王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自然希望将皇位传给吴王的儿子,奈何吾之蜜糖,彼之□□,既然已经做出选择,继续让他在京城待下去,于他没有任何好处。
“嵘儿,来,过来。”皇帝朝他招手,看着他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问他:“在玩什么呢,出了这么多汗?”
祁嵘心思细腻,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揣测圣意。闻言心头一喜,皇帝单独召见他,不先问他功课,而是问他在玩什么,这让他明显的感觉到,圣意悄然发生了变化。
不出意外的话,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于是他按捺心中的狂喜,笑嘻嘻的说:“回大伯,皇后娘娘宫里的绣球跑出来了,臣帮忙去抓,跑了一身汗。”
皇帝点点头,这时也不觉得他去抓狗是玩物丧志了,只觉得一派纯然天真。
“饿了吧?”他擡手命刘佰拿一碗糖蒸酥酪来,让祁嵘坐在榻上吃酥酪。
祁嵘大方道谢,坐在皇帝身边。
“嵘儿在封地的时候,也喜欢甜食吗?”皇帝问。
“是,父王说臣随母妃,都喜甜食。”祁嵘道。
皇帝点了点头:“来京城三年,想念父王母妃了吗?”祁嵘忙不叠的点头:“想的,没有一天不在想。”
皇帝笑道:“看来父王母妃待你很好。”
祁嵘道:“是啊,而且他们年纪大了,臣很怕。”
“怕什么?”
“子欲养而亲不待。”祁嵘说完,伸手敲了三下榻桌。
“你这是做什么?”皇帝一脸茫然。
“母妃说,说了不吉利的话要敲木头。”祁嵘道。
国朝有祖制,天子后妃、亲王王妃,均从家境普通的清白人家遴选,譬如吴王妃,就出自普通工匠之家,父亲是瓦匠,在女儿选为王妃后得了虚衔荣养起来,但本质还是平民出身,行事也脱不掉小民百姓的习气。
皇帝觉得十分有趣,笑道:“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他先前种种奇怪的行为全都有了解释,只是一个不喜权力之争的孩子一心想回家而已。
皇帝心情复杂,面对这份纯粹的赤子之心,有遗憾也有感动。
“朕送你回封地,去陪父母可好?”皇帝此言一出,就盯上了祁嵘的脸,细细观察他是否流露失望之色。
祁嵘按捺不住欣喜,站起来,嘴角往上弯了弯,道:“臣愿意,谢陛下体念。”
他刚想跪地叩首,将这件事钉死,便见刘佰匆匆而进来,捧着一扎卷轴,俸给皇帝:“北镇抚司密奏,呈请陛下过目。”
“急什么。”皇帝面带不悦:“非要这时候来送?”
刘佰看了祁嵘一眼:“陛下还是……先看过再说吧。”
祁嵘往后退了几步站到一边,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刘佰将卷轴呈到御前,缓缓展开。
原来是调查去岁阿吉纳部围困京城的卷宗,很长的一份,但开头写了节略,一目了然。
只见方才还是和颜悦色的天子,忽然龙颜大怒,拍案而起,擡手将那道卷轴掀翻。
卷轴拧成一股掉在地上,祁嵘好奇的低头看去,匆忙间只看见了赵王二字,就被刘佰捡了起来。
天子盛怒,宫人们跪了一地,刘佰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呀。”
祁嵘也跪在远处。
皇帝落在祁嵘身上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
“来人。”他沉声道:“送吴王世子回撷芳殿。”
知道出了大事,多半事关自己,祁嵘的神色由喜转衰,活像一只耷拉着耳朵的兔子,被宫人引着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