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1/2)
决定
今夜的宫中分外冷寂,乌云沉沉地压下来,寒风吹过料峭的屋檐,带走宫中最后一片落叶。
空旷的大殿中,魏明帝揉着眉心,只觉头痛发作的更厉害。他手上拿着的,是一封奏折。
片刻,听得有内侍通报,太子殿下来了。
崔晋失踪后,魏卓君一直暗中派人寻找,可此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没有任何踪迹。他为其置办的宅院,也在当晚化成了一片灰烬,旁人皆道这古怪独居的邻居十分凄惨死于非命,只有魏卓君知晓,死在崔氏住宅里的不是崔晋,而是他的贴身近卫。
眼下这个时候,父皇找他,如这天空一般,有股山雨欲来的寂静。
要下雪了。
“儿臣拜见父王。”魏卓君前脚才踏进大殿中,便不知从哪飞来一方砚台,将他砸的头破血流。
他不敢去擦,直挺挺跪下来,血一滴滴落在青砖上,留下深色的印记。
“太子,你可知错?”魏明帝饱含怒气的声音在魏卓君耳边响起,他心中一惊,莫非……
奏折被甩到他眼前,魏明帝的眼中没有丝毫怜惜,冷脸道:“朕原以为你还有些胆色,不想做出如此蠢事不说,还被人抓住了把柄!”
杨相之事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裴映洲入狱,魏明帝却再忍不了了。
他本想着太子不会如此,谁知他竟真的糊涂到自导自演这出戏!且他明知此事漏洞太多,无法彻底按死裴映洲,依然暗中指使崔晋还留下活口,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翻案。
魏卓君根本没想过要把裴映洲在牢里安上罪名,而是想借此收揽他与镇国公府的小女儿。
好好好,自己的儿子,竟算计到自己头上来了。魏明帝是有将裴映洲培养成下一个辅国之臣的想法,却没想过太子会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耍小聪明。
一次次视而不见,实在是太纵着他了!
皇后母家势大,自己这么多年才将兵权一点点收回,如今已构不成威胁,他封魏卓君做了太子,已是仁至义尽。不想如今这个儿子的野心越来越大,连自己的臣子也想伸手。
皇后,便这般心急么?
还是说,看到他这些日子重用魏青朝,迫不及待地想要取而代之呢?
况且,藤月背后的青鸾军…
魏明帝越想越心惊,连魏卓君的解释也不想再听,怒道:“你身为太子,如此行径,实在是让朕心寒!若不是萧贺拦下了这折子,朕看你这太子也不必当了!你便在宫中思过一月,好好照顾你母后吧!”
这便是要将他与皇后一起禁足了。
帝王的猜忌是无穷的,自古以来,这个位子上的每一个人都不曾允许有任何人试图染指。
哪怕是他亲封的太子也不行。
魏卓君险些瘫坐在地,但他还是强撑着,脸色煞白道:“儿臣谢父皇恩典。”
地板上的寒凉似乎也跟着渗入他的五脏六腑,想起魏明帝提起萧贺的名,魏卓君心中愤懑,难道萧贺也背叛自己了么?
他艰难地擡起脚步,无人窥见他眼底的恨意。
父皇,从始至终都是如此绝情。
从小到大,他总是被训斥的那个,先太子在时,有丝毫出错,父皇责骂的是自己;而今先太子不在了,父皇迟迟不愿放权,喜欢的姑娘背叛嫁与他人,就连他苦心安置韶州流民,最后也被老七摘了果子。
这世上,怕是没有哪个太子如自己一般窝囊了!
父皇究竟是想让老七与他分庭抗礼,还是自始至终自己只是一块磨刀石?
他不想再去猜了。
他要将生杀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父皇冷酷,那便怪不得他无情。
藤月去宋府,本是想让宋启元将关于崔晋的奏章交上去。他与裴映洲在旁人眼中素来不和,如此也不会有假公济私的嫌疑。旁人最多以为宋启元是想打压对手又借此揽功,不会想到旁处。
以宋启元的脾性,一定乐意为裴映洲翻案。可宋启元是尚书府的人,若是因此得罪太子一脉,便是她的过错。
说到底是她与裴映洲的事,没必要将旁人卷入这争端中。藤月思来想去,最终只是道了喜,没有将崔晋的事说出口。
就在她有些苦恼的时候,青觉主动找上了门。秋实告知过藤月,那天晚上有旁人在,听她描述应当就是青瑜与鸾羽,所以对于青觉的到来,藤月并不惊奇。
只是那晚她带走崔晋,二人并没有阻拦,如今……贤妃给的玉佩藤月一直带着,她却不愿以此号令青鸾军。
目前的她,给不了青鸾军想要的。
也是因此,日日难眠。
青觉依旧唤她小姐,语气恭敬道:“司徒小姐,可愿将人交给在下?”
他将一切娓娓道来:“司徒小姐也知道,青觉与鸾羽一直跟着崔晋。只是他二人不愿与小姐相争,才放了人。”
青觉顿了顿说:“但青鸾军与萧贺,有些合作。”
萧贺?
“萧统领需要以崔晋获得陛下和太子更深的信任,愿与小姐互利互惠,帮裴郎君洗清罪责。故在下特此前来寻小姐。”
真是打瞌睡有人送枕头。
萧贺如今,越发让人看不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