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2)
006
晚上叶三回来,带回个好消息。
去年冬,北边的华昌府治下不少县受了雪灾,而今三月了,听说风雪依然没停,田地、房屋都压垮在大雪之下,不见天日,不少灾民因大雪后一无所有,拼着赌一把的心态冒着风雪来到南边的青川、千城、通文等州府避灾,也是重新安家。
一路南行,一路安置,到了青川府坎山县,还活着的灾民已经所剩无几了,坎山县就领了几户在下辖的村落安置。
分到小荷村的只有一户,是一家子,姓秦,两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哥儿。
正好里正也听说了叶宿搬出来的事,知道他想把地租出去。傍晚来了叶家,喊了叶宿并叶三一家商量此事。
几人听了言说先去看看。
听他们说明日进县,正好把秦家一家带过来。
“明日我也进县,午时一刻在县衙碰面,我与你们一起去接人。”里正说道。
县里没有安济院,州府才有,是以灾民暂时安置在府衙。
……
第二日,叶宿坐了孙大爷的牛车进县。
孙大爷家有牛车有骡车,农忙的时候用骡车,农闲就用牛车,一人一文钱便能到县里坐个来回。
坐牛车比走路快,一个时辰后就到了县里。
与里正约定的时间还早,叶宿思量着先把春笋卖了,再把要用的东西买了。
今日柳荀也来了,揣了一篮子蛋。柳哥儿几个没来,今日是来办正事,家里大大小小有四个崽子,到了县里少不得一通玩闹,况进县也还方便,以后再来也可以。
叶宿并柳荀在东市寻了个摊位准备卖东西。
坎山县有东西南北四个市,分别买卖不同的东西。日出东方,人的一天也要从吃开始,是以东市专门卖吃食。
他俩来的晚了,没有什么好位置,本来两个人卖两样东西是要交两份市金,但他俩东西少,柳荀说这是带的儿子,管事只要不太计较,硬要看身份文牒,这种说是一家的也就按一份市金交了,就让交了五文。
时下春笋正是季节,叶宿算卖的早的,赶了新鲜,一篓子春笋三文一斤,共得了七十六文,鸡蛋时时有不算新鲜,十二文一斤,共得了三十文。
“今日还是你的笋子卖的好。”柳荀打趣叶宿。
叶宿有点小羞涩,“就是卖了个早,再晚些大家都卖笋子了就不值钱了。”心里想着,这是兄弟三个一起挖的,回去肯定要分给叶树和叶柳的,除了一文车钱,那自己还剩二十五文可以买东西呢。
“哈哈哈,是呢,这几日还能再赶早卖卖,”柳荀挽着叶宿的手,“还想买些什么,我带你去。”
叶宿要买菜种,萝卜菘菜葵菜丝瓜韭菜,这类农家人常吃的菜种便宜,五文便能买上巴掌大一个油纸包,辣椒葱姜大蒜是调味料,要贵些,得八文,叶宿都想买,柳荀拦住了他,萝卜丝瓜姜大蒜都是好留种的,自家都留了种子,而且村里袁大娘家种姜颇多,他家有留种的老姜块,到时候用一两个鸡蛋也能换些,县里花钱买到底更贵,只菘菜葵菜韭菜家里不好留种,没有种子,得买上一些。
叶宿依言买了,一错眼就看见了旁边有几袋子特意装出来的种子。
小童是个机灵的,看叶宿眼神落在上面了,赶紧介绍,“哥儿你来得巧了,今日我们到货了这胡瓜和北瓜种子,胡瓜是从西面来的,府城已有人种了,生吃炒菜都很是清爽,不过得立个架子让他往上爬,瓜才不会落下来;而这北地来的北瓜,平地山坡都能种,据说伺候的好,能结出几十斤的大果子,而且能放,就是切开了也能放个十几天,炒炖煮蒸都能行。”
叶宿一听就心动了,问了价钱,也是八文钱一份,但八文钱只得两个大拇指那么一小包,小童再接再厉,说这瓜类是能结籽的,只用买这一回,以后年年就有的吃了,咬咬牙,叶宿还是买了,如此,便花去了三十一文,柳荀在旁边看得咂舌,好说歹说让抹了零头,小童不让,最后从旁的袋子里抓了一把杂七杂八的种子,说是每年没卖出去的还有收来的不知名种子,混在一起的,也不知道是些什么、能不能种出来。
出来后,柳荀还在说,“我看他家就是特意把这些陈种子拿出来当添头的,那么大一袋子放在那,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
叶宿却觉着这种不知道以后能长出什么菜的未知,让人更加心生期待。现在他正是对很多事情感到茫然和好奇的年纪,觉得花钱买这些种子不亏,再说也没花钱不是。
“小荀叔叔,没事的,我好好伺候,说不定都能种出来呢!而且,今天要不是跟着您,我还不知道还能多饶些呢。”
“你这小子,还以为自己捡了便宜是吧,做买卖的可不会吃亏,不过那小童确实实在,抓的那把种子挺多的。”
叔侄两个又高高兴兴买别的去了。
随后二人又去酱坊打了一斤酱油,一罐子食醋,叶宿还去糕点铺子买了半斤一合酥,柳荀去布坊扯了些布,准备给叶宿再做一套衣服。
本还要买面粉,柳荀道家里的麦子可以拉到村里公磨去磨,省去一笔。
又是卖东西又是买东西,差不多也快到午时,他们几个都是吃了早饭过来的,还不饿,就准备去找了叶盛兴一起去县衙。
三人到府衙的时候还未到午时一刻,不过没等多久里正也来了。
四人找了衙役说明来意,衙役识得治下村庄的里正,很快便领了秦家一家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