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窑口和花椒(1/2)
099窑口和花椒
这边江汜跟着陈进到了青山村。
青山村隔县里更远,显然也很穷。
村子里稀稀拉拉分布着几间稻杆泥柸房,家家户户隔得比小荷村还远,可见村里人家更少些。
屋子背后便是山,这山脉一直从小荷村那头绵延过来,在青山村这呈现聚集之势,山峰更加高耸陡峭。
“江掌柜,我们家在比较靠山边,还要走一段路。”
陈进怕江汜驾车烦了,毕竟从进村都好一会儿了还没到。
“无妨。”江汜在这边都习惯了地域辽阔而交通不便,就是小荷村,进村后也要一会才能到自家。
“这便是我家了,爷爷,爹娘,小妹,我回来了!”陈进喊完人又有些不好意思,“我家人有些多,都住在一块儿,还有个哥哥,出门走商去了不在家。”
只听见院里头各自答应一声,陈进帮忙牵着骡子进院子。
“爷爷,这是我昨日说的江掌柜。”
陈爷爷看上去精神不错,但两只脚跛的厉害,要杵着拐杖走路,见到江汜,乐呵呵打了招呼。
院内陈进的几个亲人都热情地迎了出来。
本要招呼江汜喝口茶水——
“叔叔婶婶打扰了,今日不得空,我们要先去看窑口,以后再来喝。”江汜今日定然不是来寒暄的,如今越早烧出自己坛子越好。
“是是,开窑是个大事情,你们先去。”
“江掌柜,窑口离这不远,你随我来。”陈爷爷杵着拐杖走在前头。
约莫走了半刻钟,便看到了一块倾斜的小山坡,已经挖开了几个土坑。
“江掌柜,这里便是我们选的窑口地址,有一定的坡度,适合建造龙窑。”陈爷爷介绍道。
江汜上前看了,他知道龙窑能借助天然的地势,比之平地建窑所需成本更低,“好,那便就在这建。需要材料和人工费用可以先向我支取,陈进会记账吗?”
“不会……”陈进没去过学堂,“只会口头算钱,但要写是不成的,不过会一些笨办法,就是用不同的石头表示不同种类支出,再在底下画竖杠。”
陈进说得坦荡,他自觉没什么丢脸的。
“也行,你将所需的类别一一说来,我列个清单,到时候你往单子上画正字就行。”
知道二人不懂这个,江汜也是在开铺子的时候教给林冬二人的,这个法子的好处就是能速成,“横条表示每项花费,写了之后你只要记得顺序,竖条分别表示个十百,若没超过十文,你就画在个位的格子里,一笔代表一文,超过十文,就画在十位的格子里,一笔代表十文,超出十文又不到十文的,继续画在各位格子,超过百文的也是如此……”
说着,直接在地上演示一番。
爷孙俩看了恍然大悟,本来光听江汜说还云里雾里的。
这法子,甚至不画正字也行,江汜继续道,“只要知道是这般记账就行,用竖杠代替也是一样。”
“这法子真不错,现今就是不识字不会写也能记账了!”
陈进试了几个数字在地上练习,江汜又对陈爷爷说道:“陈爷爷,想必陈进已经跟您说过,这个窑口只为江叶记烧坛子,招牌图纸更是不能外泄,若市面上出现了一样的坛子,根据契约,你们不仅要赔偿银钱,还会被送至官府……”
“你放心,老头子做事最讲究的就是信用,断断不干那种背信弃义的事情。”陈爷爷郑重承诺,就不说别的,只这个记账法子,都算是个本事了!
“好,后头窑口建好了,请人做工也要说清这些,特别是烧制环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江汜觉得目前大胆些最好,再者说有了封口的法子,万一,万一又出了旁的也不怕。
“自然。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就去砖瓦坊买砖动工。”陈爷爷知道江汜要得急,而且他自己好不容易能重新拾掇起老手艺,心中自是激动万分,迫不及待想开窑试试
江汜给二人写好清单,没有纸笔,便刻在了一块横木上,让陈进记住每项的顺序,确保陈进都记得了并会记账了菜留下足够的银钱。
再跟着陈家父子去了趟砖瓦坊,因陈家爹爹在那头做过工,龙窑对砖瓦的要求也不高,很快便谈好了价钱和数量。
做完这些,江汜才驾着骡车归家,陈家父母还硬是让江汜带了几个自家地里种的甜瓜。
……
回小荷村的时候天色渐晚,晚霞红的比石榴花还热烈,烧在天地交界处,偶有白云想遮挡,反而被晚霞映得一圈儿都发红发亮,空气中那股子热意也随着日头下沉渐渐消散,骡子都跑得快了些。
江汜想着到了便去屋里瞅一眼,叶宿还没回的话就直接去县里接他。
进了村就远远瞧见朱红色大门上的暖黄灯笼,已经被人点亮了,这便是叶宿已经回了!
“宿宿,是你吗?”江汜还没从车上下来,便喊道。
说着说着还闻到一股炝花椒的香味。
院里头四只趴着歇凉的狗闻声而动,耳朵“嗖”地立起来,四腿一蹬,争着跑到院门口去接人。
灶房里的叶宿正做着饭,油滋拉花的,其实并没有听见江汜的喊声。
只是见着头前嫌弃他炝花椒,躲得远远的四只狗子蹿了出去,便知道是江汜回了,双手在布巾上擦了擦,赶忙走到门口去开门。
“回了。”朱红色的大门向里拉开,露出个白净挂着酒窝的哥儿笑脸来。
暖黄的烛火映上面颊,瞧在江汜眼中,竟比今日的晚霞还要温暖热烈。
“宿宿……”江汜低低又缠绵地喊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