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章(2/2)
谁让这西周的国都在地理位置上与朝歌如此邻近。
过于邻近又虎视眈眈,不能不防。
当初姬昌之父季历便是被商王文丁软禁而死。毕竟两国素来便有仇怨又如何相安
下了早朝,比干便给了林狩一份工匠名单,与当初招揽人才类似,这份工匠名单也是经过考核坚定而招揽过来的。
工匠们主要来自王畿地区,整个名单共有八十八人,这些人虽然认字识字的不多,但却都是数一数二的能工巧匠。
虽然是给木工坊招揽匠人,但是林狩并没有限制范围,只要是能工巧匠皆可,故此名单中有玉匠,石匠,木匠,甚至还有篾匠。
他们大多来自朝歌城以及附近的王畿地区,三四十岁,正值养家糊口的壮年,匠人有男有女,不限性别年纪,唯一的要求除了本身技术过硬外,便是要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好风评。
随着招揽的人才到来,木工坊也逐渐开始运转起来。
林狩找他们来是做创造发明不是为了批量生产,故此在前三周内便是尽量提供他们想要的工具以及制造出自己最拿手的东西。
他们没有官职,俸禄便稍低一些,为了留住人才,一个月也给10串贝钱。10串贝钱便是500斤粟米,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算是很高的报酬了。
木工坊是林狩的个人产业,故此这些开销俸禄由他自己承担。这些是基本底薪,等到有关发明创造的奖励实施办法出来以后,其余业绩便由国库掏钱,仔细想想他也还真是一个机智的省钱小能手。
《奖励创造实施办法》由勤文馆大夫们根据林狩给的大纲起草完成,随后又几经修改,分别交由比干商容梅伯等大夫们检查补缺,最后才开始颁布实施。
专门奖励对生产生活有帮助的发明创造,其发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在民间具有一定的使用率。
《奖励创造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以后,林狩便让人将细则誊抄了几分放在了木工坊,闲来无事时让人宣读几遍。
木工坊成立以后,林狩的休沐假也有了新的去处。
每次林狩去木工坊,都会弄一个小型会议以作探讨。并且为会议设计一个主题。
林狩早就想了很多主题。
例如——
有效实用的提高谷物米壳分离工具的制作思考;有效实用的提高耕种效率工具的制作思考,或者如何提高粮食食用口感的工具制作思考……
当然这些都得按阶段来,一步一步的进行。
两个月后这些匠人便在林狩的引导下分别制作出了,稻床,连枷,簸箕,爪耙,手摇风车,石碾子……
稻床是木制结构的,专门应付粟米水稻。使用方法便是手握着一捆稻子使劲往上砸,稻谷粟米就会脱落下来。这个发明可以说是原先的改进版。
连枷则专门应付各种豆类,豆类晒干以后豆荚会脱水变脆,连枷便专门将外壳拍碎蹦出豆子来。
至于手摇风车便有些倾向于现代的物品了,专门用来分离米和糠渣,摇动风车,借由风力带动,将轻一些的植物碎片或者麸皮糠渣等吹走分离。虽然功能和簸箕类似,不过手摇风车的效率是簸箕无法比拟的了。
工具制作出来以后,林狩便让妲己绘制出这些用具的制作结构图纸,并交由农务官用以制作推广。
这两个月里林狩每逢休沐假便去木工坊,时不时的又跑去相邻不远的锻金厂,王庄也时而查看以便继续查缺补漏。
朝堂上的事务用心挑着,产业经营也不落下,如今又分心于生产工具的制作创造。
两个月过去,等到图纸交付以后,不经意间淋了一场小雨,林狩竟是就此生了病。
虽然只是因为休息不足过于忙碌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的感冒发烧,可在这个时代感冒发烧也算是大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