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烟草(1/2)
一川烟草
几日后,沈筠知与往常一样,准备晨起后去天仙楼查账,还未等她踏出凌秋院,却先遇上了沈老夫人身边的邓嬷嬷。
“三小姐,老夫人请您走一趟逢春院。”她又侧身对着身后的婢女说道,“去主屋一并通传夫人。”
那婢女很快便扭身去了叶漫华的住处。
自打沈筠知和母亲从掬水巷搬回国公府后,再加之后来沈茹薇的身世意外曝光,沈老夫人许是头疼于见她们这几个不安分的小辈,便让她们免去了每日的晨昏定省,图个眼不见心不烦。家中的小辈,也就是几个男孩和身为县主的沈筠珏去的还算勤快些,像今日这样专程请她过去,也是连日来的头一遭。
“劳邓嬷嬷辛苦,我随后便和母亲一起过去。”
“还请三小姐动作麻利些,老爷也在等着。”邓嬷嬷依旧站在原地未动,隐隐有些逼迫的意思。
沈筠知听了脸色不变,只是弯着眉眼,笑着应了声“好”。
等沈筠知和母亲前后脚进到逢春院时,国公府的两位家主果然已经安坐在了堂中。国公爷面色平静,沈老夫人更是一幅与平常无异的慈爱模样,让她一时摸不准究竟发生了何事。
“孩儿见过父亲、祖母,敬请福安。”不论如何,她还是先依礼问候了几位长辈。
“好孩子,你上前来。”沈老夫人向她招了招手。
沈筠知不明所以地慢慢走到了老夫人身边,便被她拉着坐到了身侧。这把陈年黄花梨重雕的太师椅她当真是头一回挨着,沈筠知对老夫人这般亲昵的行径极不习惯,最后只能歪着身子坐了半个屁股。
“祖母。”沈筠知乖乖巧巧地喊了一声,递给下首坐着的母亲一个安抚的眼神,静待着老夫人接下来要说的话。
“筠知啊,你与纪家那孩子的婚事已经定下了,这事你可知晓?”
沈筠知点了点头:“孙女知道的,听凭各位长辈为筠知做主。”
这桩婚事在国公府这边能顺利进行,还是依托于姐姐的“预言”之能,她向沈老夫人和国公爷进言过沈纪两家的秦晋之好是天定姻缘,利于卫国公府百年生计。
故而在二位长辈眼中,这桩婚事是在沈筠珏进言之后,由他们做主定下的。
沈老夫人见她难得如此听话,话语间更是多了几分和善:“祖母之所以为你选这位夫婿呀,不光是因为对方家世得当,纪家公子人品端正、神风俊逸。祖母今日让你来听训,也是为了告诉你,你姐姐说了她梦见仙人指示,你们两个孩子是天定的姻缘。”
说罢她看着自己孙女略带羞涩地低了头,又笑着眯起眼去看媳妇:“叶氏,你可听清了?你的宝贝女儿可是受天命眷顾呢!”
大家都还记得一年多前叶漫华知晓他们想把沈筠知嫁进纪家时,是如何撒泼打滚地不乐意。这一回也不知是不是她信了沈老夫人的话,闻言竟只是木呆呆地坐在位置上,干笑着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不如先将两家庚帖换了,把事儿早早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沈老夫人轻轻拍了拍沈筠知规规矩矩搭在膝上的手。
沈筠知状似懵懂地擡头看她,问道:“祖母,距离姐姐所说的两年之期还有四五个月,怎地突然如此着急?”
虽然她心底里也希望能早些定下来,免得节外生枝。但有太子妃的暗信在前,她总得多问一句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让家中长辈忽然改了主意。
沈老夫人脸色一顿,不由地朝自己儿子看去。
只听国公爷轻咳了一声开口解释道:“今日上朝时,纪公子向圣上自请辞官,圣上已经允了。”
沈老夫人像是怕这对母女听到此事闹起来,赶紧接上话:“像纪公子这样年纪轻轻便能坐上三品将军之位的,此次自请也多半是游龙潜山。既然你们的姻缘是仙人所指,想必他来日荣光不可估量。”
国公爷下了朝之后便急急赶回了府内,径直来了逢春院与母亲商讨此事。老夫人思量再三,想着按照这对母女的性子,与其将来瞒不住消息了再让她们闹起来,还不如此刻便将实情告知,再用沈筠珏的批命加以安抚,无论如何也要关起门来把事情落定了。
“你祖母所言甚是,一时的委屈不算什么,凡事都要往长远里看。”国公爷见女儿许久不说话,以为她还是不情愿,于是难得开口说了句安慰之辞。
他扭头看了眼还算顺从的妻子,满意地颔了颔首,又说了句:“叶氏,你能明事理便好,筠知还小,你这个做母亲的要劝解着些。”
叶漫华此刻才没有心思去顾及他是否满意,但此处不是凌秋院,她只能担忧地看向自己女儿。
屋内一时间彻底静了下来,虽然这偌大的国公府本就清冷,鲜有热闹的时候。
而处于众人视线中心的沈筠知,正死咬着牙关,竭力控制着自己不住发抖的双手。她深深吸了口气,将灵魂深处涌起的不甘、懊悔、悲愁尽数吞下,半晌才微翘着嘴角擡起头,开口道:“孙女知道了。”
沈老夫人朗笑了几声,口中不住地念着“好孩子、好孩子”。
叶漫华看着女儿脸上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起身上前了一步:“母亲、老爷,交换庚帖之事妾身会尽快着人去办的,筠知今日晨起时便有些体虚,妾身先带她回去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