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线1-世上本无沈昭昭(1/2)
if线1-世上本无沈昭昭
沈筠知左手揣着一把剔透的白子,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颠着玩儿,她咬着唇看了棋盘半晌,还是把手中的棋子都丢进了棋罐。
“我困了,我认输。”长塌上的“少女”掩唇打了个哈欠,就这么晃眼一看她还是当年十七八岁时的模样,但若真让她细数起来这些年和纪献川一起走过了多少地方,怕是连自己都数不全。
沈筠知一手提起裙边蹦到了地上,在纪献川开口让她穿鞋前,就三步并作两步跳去了他怀里。纪献川对她的这样乐此不疲试探自己的小心思再清楚不过,只是顺手摸了摸她的脸,任由她在自己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
外面不知何时起了雨,是那种连绵的、悦耳的秋雨。
“巴山夜雨涨秋池……真是应景。”怀中半寐的人小声嘟囔了一句。
时隔多年他们再次踏入蜀地,不过这一回身上没什么担子,只为能游山玩水。
纪献川空出来的那只手正拣着桌上零散的棋子,忽而从窗缝中卷进一阵凉风,不偏不倚吹灭了燃着的烛火。他侧过身为她挡着风,伸手想去把那窗关上,却突然捞了个空。
通天达地的黑暗以一种诡异的速度蔓延开来,纪献川想定下神,却只能感觉到眼皮越来越沉。又过了一瞬,那些枷锁似的沉重蓦然褪去,再睁眼时,天光大亮。
空落落的怀抱让他心重重一跳,全身的感官都集中在了指尖那抹冷硬的触感上。
纪献川狠皱起眉头,定睛看去,只见自己握着颗略有些眼熟的黑子。
“主子,人带到了。”奉西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纪献川闻声看去,地上躺着一个穿着素净的美丽女子。
华清县主?
清风湖、宫中、曾经摆过的棋局。
纪献川只是沉默了片刻便大概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回到了过去,还是和沈筠知初见时的那一刻。
可为什么这一回奉西带来的是华清县主?或者说,为什么这一回没有意外发生?
“你……把人送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切记不能坏了沈二小姐的清誉,计划取消。”他先是有些犹豫,渐渐语速越来越快,说到最后时已经站了起来,大步向亭外走去。
奉西还在为自家主子突如其来的变卦思索对策,却见他又折返而来,开口问道:“他们可是在永康河畔祈福?”
“是。”
纪献川赶到河边时,卫国公府主母叶氏正在向众人揭举沈家二小姐沈筠珏为了向长公主之子寄情写下的纸笺。场面乱哄哄闹作一团,他很轻易便能看见站在母亲身旁那个有些怯怯的小姑娘。此时的她还留着俏皮的齐刘海,比起后来相伴的日子多了许多稚嫩的神态。
不对。
像她,但不是她。
纪献川远远地望着那个不久前还日夜相对的面庞,和自己记忆中她十四岁的样子如出一辙,只是眼眸中少了些狡黠、灵动。
她不是沈筠知,不是他的妻子,不是昭昭。
几乎是一瞬间,纪献川便肯定了这个有些荒谬的想法。他向后退了几步,回到了能确保众人不会发现他的位置,那一天,他在假山的阴影里看了良久。
那场闹剧最终因为沈筠珏好好地呆在重鎏殿不了了之。
长公主之子纪献川最终还是没有如约娶了卫国公府的三小姐,他向泰安帝主动请兵出征北上,以此换得些暂时的自由。临行前,他将往后会发生在沈筠知母女身上的事都做好了安排,甚至为她选择了一名将来的夫婿——虽门楣不高但胜在门风清净,且那位公子自己知礼上进,是为良配。
最后,他将这一切托付给了母亲长公主,在一个雪夜离开了南都。
往后两年的时间纪小将军再也没有回过故土,直到辽人进犯。泰安帝赐予他“云麾大将军”的职位,纪献川领兵北伐,和上一次一样打进了辽人的老家,换得边境数十年的安稳。
泰安二十八年,云麾将军纪献川因通敌叛国之罪被捕入狱,于后一年的秋天斩首示众。
同年,卫国公府三小姐着凤冠霞披出嫁,因不曾受家中宠爱,故而她出嫁时的排场与普通人家嫁女并无不同。除了长公主所赠的那一擡嫁妆中金银玉器、良田宅院俱全,旁人问及,公主也只是说当初的婚约耽误了沈三小姐,才会补上这份添妆。
此后她的人生还算圆满,世人也渐渐不再提及那个英年早逝的将军。
毕竟世上既无沈昭昭,便也不会有能活过那个秋天的纪献川。
鬼头刀落下的那一刻纪献川没有觉得恐惧,反倒觉得,这件事他似乎已经等了很久了。
预想里的疼痛也仅仅持续了一瞬,再睁眼时却是一片白茫茫的平顶。
“同学,你醒啦?”
纪献川闻声看去,就见靠窗的那一侧站着一位少女,微微向他俯身。因为她背光而站,所以看不清究竟长什么样。他张了张嘴想开口问一句,但脑后闷闷的疼让他只能感到眩晕。
他肯定自己没有听过那位姑娘的声音,却又觉得无比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