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海榴梅(1/2)
014海榴梅
走了约莫两刻钟,江汜依稀见到前面有星星点点的红色,转头问身后的两个哥儿,“是不是快到了?”
叶宿从江汜背后探头看了一圈,确定看到了熟悉的景物,点点头,“是,前面那红花就是。”
三人走近一看,大红黄蕊重瓣,黑绿圆叶,江汜心道,这不就是山茶花?
“我们管这个叫红花,有些女子没有头饰,便会摘了这花装饰。”见江汜盯着看了又看,叶宿以为他没见过。
“这个能卖?”
“不会有很多人买。”叶宿只在赶集的时候见有人摘了鲜花去卖,但买的人不多,都是大户人家的女眷,毕竟花填不饱肚子,就是有余钱了也是买些糕点甜甜嘴,不会买这些花哨的。
江汜摇头,只问叶宿,“县里应该有富户吧?”
“有的,坎山县虽说不上人人富贵,大户却有不少,富户也有好几家,我们去送菜的周老爷家就是富户,就是出手买菜都很大方。”
“有就好了,我不摘花,只挖树,挖了去县里卖卖看。”
说着,江汜就拿着小锄头蹲下去,挑了两株小一些,只开了零星几朵红花,但枝头的花苞却不少,因植株不算大,小锄头勉强挖的动。
“挖这个真有人要吗?还有一个地方有别的花。”叶宿蹲在旁边帮忙。
“真的,也是这样红色的?”
“不是,多是紫红色,比这种花小,花瓣也没有这么多,这会不知道开花没。”
“远吗?”
“不远,是另一条下山路,到时从那边下山,只是要从河边绕回家。”
江汜听完点点头,没有在上山绕路就好,“那麻烦你待会带我去看看。”
这两株山茶花旁边还有些一臂来高的小苗株,叶宿挑着挖了五六株,想着卖不出去也可以种到院子里。把挖好的植株装到叶宿背篓里,柳哥儿那边的花也摘好了。
叶宿喊了柳哥儿到跟前,带着二人去到山泉旁吃饭。
这附近有条山泉,水流清澈,三人带了装水的葫芦,但水早就喝完了,带的又是馒头粑粑这类干粮,还是要打些水喝,而且挖了土,能洗洗手再吃东西最好。
叶宿小时候就被爹娘喊着,一是不跟陌生人搭话,二是要干干净净,家里也从不喝生水,这些小习惯叶宿都坚持下来了。
山泉清冽微甘,三人坐在石头上,拿着馒头就着猪杂吃的饱饱的。
吃完打好水,这会正午已过,三人不再歇息,收拾东西准备下山。
又走了半个时辰,便看见了零星的紫红色花朵,许是这里靠山脚近些,花开的比山上多。
“你瞧,那便是我说的。”叶宿指着地方让江汜看。
江汜走过去,果然是杜鹃,叶宿形容的时候江汜就有了模糊的想法,这会确认了。
“这个叫山红花,花朵没有红花好看,但小巧些,你要挖吗?”
当然要,杜鹃花也是一种常见的常绿园林植物,而且植株小,比山茶更好挖。
江汜点头,“要的,挖两尺来高,带花苞的。”
三人一起合作,不一会儿就挖了十来株。
挖好后放在了柳哥儿背篓里。
三人背篓里都装了东西,收获满满,便继续朝着下山路走去。
下山的时候经过竹林,因背篓没满——其实是满了,但叶宿觉得植株太轻,而且不确定能不能卖得银钱,就将植株用布袋装了拎在手上,又挖了些笋子装在背篓里。
早春万物复苏,能吃的还没长成,但挖了苍术又抓了蛇,这趟收获不小了。
回来时天色尚早,张平夫妻在院里炮制草药。
“宿儿回来了,今日可有什么收获?”许秋芳上前帮叶宿卸下背篓。
“挖了一篓子苍术,还抓了一条蛇。”叶宿指指江汜的背篓。江汜对着两人老人点头示意。
张平听了向背篓里望去,“这个苍术品相甚好!大而饱满,黑棕色,是北苍术。”
“山上还有一大片,这些都给您炮制。”上山的时候叶宿就跟几人说了,因要在村里看诊,家里还没有药,以后上山找到的药材先给张平炮制,到时候卖出去了再给几人分钱。柳哥儿和江汜都不要分钱,只是帮着挖了些,怎么好意思要钱。
张平开开心心地应了。
“这下可高兴了,”许秋芳看着老头子不禁好笑,老小老小,老了对着草药还像个孩子,“今日只摘了一些茵陈和荠菜,还是早春,很多草药没冒头,一整天都拉着脸,有了这些苍术又能折腾了。”
叶宿听了也只是笑没有接话,从背篓里往外拿东西。突然又想到刚刚说了什么“陈”
“那个‘陈’是什么草药啊?”
“喏,就是这个,跟今天吃的青蒿很像。”许秋芳指了指。
“竟是这个,每次采蒿菜都怕采错,得细细辨认,没想到这竟然是一味药。”
“不怪你不认识,药堂都是炮制好了的,估计小伙计也不认识,以后跟着外祖学学,这茵陈除了晒干,还可以酒泡……”
“怎么还有花?”许秋芳打断张平即将展开的说书般的念叨。
“我想拿去县里卖的。”江汜答道。
许秋芳不解的看着两人,宣水县也有卖花的,但没见带着根土卖的,只有些花苞,了不起会带些枝条方便拿在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